跳到主要內容區

深植研究風氣,培育科研人才

人力資源是台灣最珍貴的資產,也是知識經濟時代國家競爭力的根本。培育研究人才與產學合作,不僅能透過雙方緊密結合共享研發成果,提升產業技術之創新,並能培育出真正為產業所用、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。創立於民國52年的明志工專,因應社會發展與大眾需求,民國88年改制為明志技術學院,並於民國93年升格為明志科技大學,學制擴大至研究所、四技部及進修部。創校50年來,我們秉持創辦人王永慶先生所傳承的「勤勞樸實、實事求是」台塑文化,凡事本著「追根究柢、止於至善」的精神辦學,致力追求教學與研究的卓越。在人才培育方面,我們透過產學合作與研究人才培育,栽植能真正貢獻所學、為社會盡一己之力的棟樑,也為國家儲備優秀的科研人才。 

整合性的研究中心

考量到在有限的資源要真正達到研究質量的成長,必須聚焦於跨領域技術整合,並建立前瞻性研究團隊。在明志工程、環境資源、管理暨設計三個學院當中,環境資源學院高階師資比例近90%,近年來研究基礎與研究團隊表現亦十分突出,因此已率先陸續成立四個校級研究中心,包含「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」、「中草藥萃取與純化研究中心」、「薄膜科技及應用研究中心」、「綠色能源電池研究中心」,另工程學院也規劃於今年成立「醫療產業體外診斷器材實現中心」。這些跨領域特色研究中心(Multi-disciplinary research center),除提供教師們進行產學合作及學術研究的空間及軟硬體設施外,亦可透過與產、官、學界密切合作,讓產學合作可以真正落實。不僅有利整合研究設備資源,建立產學合作研究的模範,並開創造產學雙贏的局面。未來學校將配合中長期發展計畫,持續設立具特色之前瞻研究中心,成為優質的教學與研究並重實務型大學。

其中「薄膜科技及應用研究中心」致力於提升半導體業、精密機械的產業價值。由日本大阪大學引進鍍膜技術,發展薄膜材料研發與應用,運用薄膜技術解決機械磨損的問題。隨著微電子器件及先進製造技術的快速發展,薄膜已成為二十一世紀備受關注的熱點技術領域,薄膜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在近數十年來,在化學、能源、環保、生化、醫藥、食品、電子等許多近代工程與民生工業方面均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。該中心目前已成功開發HIT太陽能電池、鋁/鈦合金MAO表面改質技術、鉻/鋯基氮化物微端銑刀鍍膜、抗菌薄膜等製程及產品。未來技術團隊往研究更深層的電漿技術,把電漿技術領域發展運用到生醫領域上,再把電漿技術與鍍膜技術互相結合。不僅可廣泛運用到民生用品上,更能為國內產業營造國際競爭力,而這也是我個人對「薄膜科技及應用研究中心」最大的期許。

此外,有鑒於科技產業快速發展,環境汙染問題日趨嚴重,尋找綠色替代能源是世界各國目前正在努力的目標與方向。因此,我們規畫設置「綠色能源電池研究中心」,作為產業與學校發展的合作橋樑,為全國第一個聚焦投入綠色能源產業相關產品研發的中心。「綠色能源電池研究中心」係由環資學院化工系、材料系、及工程學院機械系、電機系等相關電池材料專長教師共同組成,目前設有「電池研發組」及「產學服務組」二組。不僅與國內外相關綠能研究中心進行合作,提供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平台及技術服務,並透過產學密切合作,持續提升各項研究之質量。「綠色能源電池研究中心」的設立正好迎合21世紀三大科技發展的重點,也就是能源、生物、及材料科技。中心在經濟部技術處指導下與電動車先進動力系統研發聯盟(EV-APDS)進行合作,合作加速推動國內電動車輛之研發、性能測試、生產及製造之能量整合。能源產業不僅是火車頭產業,更可幫助帶動國內相關機電、電動車產業的蓬勃發展。

成立前瞻性的研究團隊須瞭解面臨的挑戰以及研究人員專長屬性,找到共同的理論觀點與建立默契。團隊成員互相能夠信任、溝通、完成承諾的任務。有時須尋求國內外專業研究人員之合作,並積極參與頂尖國際會議,踏入國際舞台,提升國際視野及與世界一流學者互動。更有甚者,透過與國際頂尖實驗室和研究團隊合作研發與議題交流,可吸取頂尖團隊的研究方法與經驗,進而迅速提升研究團隊之國際地位。國際團隊合作需要更長時間的培養、醞釀和良性且不間斷之互動,才會有合作默契與效果。因此,除了強化自身研發實力外,更需要長期的經營跨領域合作關係。前瞻性研究團隊的建立與成功,雖非一蹴可成,但只要堅持人才能力的培育、團隊合作的溝通、累積特色研發核心技術,必能看到亮眼成績。

培育研究人才

此外,為鼓勵老師從事產學合作與專題研究,並提升教師研究質量,我們陸續制訂各項獎勵制度,以鼓勵教師積極投入研究計畫及論文發表。包含研究優良獎勵辦法、教授休假研究辦法、彈性薪資辦法、產學合作補助辦法、專利申請補助辦法、技術移轉辦法等等,迄今已有明顯成效。在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方面,93年度研究計畫總金額約43佰萬元,平均每位教師為281仟元,至101年度研究計畫總金額約143佰萬元(+233%),平均每位教師為711仟元(+153%),並多次榮獲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評鑑為產學合作績優學校。在期刊論文發表方面,93年度平均每位助理教授以上教師發表SCISSCIEI等國際期刊論文篇數0.34篇,101年度已提升至1.05(+209%),雖然仍有進步的空間,但已在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中名列前茅。

除了深植產學研究風氣與研究人才培育,我們亦不斷強化各領域的教學研究、產學合作、與國際交流。同時,我們堅持人文關懷與專業素養並重,除培植精湛的專業知能外,最終目的還是培植知足感恩、行為端正、能發揮所長以服務大眾的人才,而這也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。

 

發布日期:102年12月31日

瀏覽數: